C臺灣於2013年成立「橄欖枝中心」(The Olive Branch Center, OBC)非營利組織, 將修復式正義的概念,應用在校園霸凌與衝突事件。有關此一概念的敘述,下列何 者正確?
(A)協助達成協定
(B)落實懲罰錯誤
(C)聚焦雙方對話
(D)確認事實真相

 

D對於修復式正義(restorative justice)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 係透過會議、調解、寬恕、服務、社區處遇等方式,回復犯罪所造成的傷害,和平解 決犯罪與衝突事件的仲裁制度
(B) 乃基於重整羞恥理論(reintegrative shaming theory),重整羞恥的社會,會增加個體間的 互賴程度,形成高度信任的社會
(C) 重視被害人感受,加害者的責任承擔,強調補償的方法
(D) 基於標籤理論(labeling theory),行為人遭遇到社會施加強大壓力而以標籤描述其過去 所為,開始發生自我概念的認同轉變而改變行為

---------------------------------

橄欖枝和解圈:處理校園衝突事件的方式,其概念源自修復式正義,主張邀請所有被違規者行為影響的成員共同面對錯誤行為,透過對話解決紛爭,重建人與人之間有效的溝通模式,進而討論出一個修復所造成的傷害的方法。

Hopkins(2004)曾經把修復式正義分為價值技巧過程三層次,本中心則從理論、專業、行動三層次來架構中心理念圖(見下圖)。下圖可以看出本中心認為追求和平尊重每個人修復損傷的關係是橄欖枝中心的核心價值,透過工作倫理與技巧的專業訓練,以各種和解圈方式,達成中心目標,最後提供校園衝突事件的另一種解決方式,重新恢復校園裡教育的本質。

 

橄欖枝中心理念圖

p-01.png

修復式正義的「正義本質」,依照澳大利亞犯罪學學者John Braithwaite 於1988 年提出「重整羞恥理論」(Reintegrative Shaming Theory),該理論係以「羞恥」(shame)列為理論的核心,強調一個人際關係呈現互信、互賴的理想社會應該是:當有人犯錯後能夠知恥,並知道錯在哪裡願意承擔賠償責任,如果這社會願意接納該名犯錯之人,他/她必然會珍惜重生機會,不再犯罪或傷害他人,羞恥的社會控制力量轉而能穩固這社會的人際信任關係。應報式正義修復式正義最大差別之處在於,應報式正義則建立在痛苦與對立關係之上,藉由懲罰所帶來的恐懼,嚇阻犯罪,藉此對犯罪產生控制力,但也伴隨犯罪恐懼感升高,因為擔心來自於加害者的報復心變強,對人際間的信任關係沒有任何助益。而修復式正義在努力恢復社會應有的和平與信任關係

 
John Braithwaite從犯罪學、社會學的視角。在反思總結犯罪學傳統理論的基礎上繫統地提出了重整羞恥理論,即將羞恥區分為烙印化的羞恥重整性的羞恥:前者給犯罪人貼上越軌者的標籤。使其被正常的社會生活所拋棄而逐漸認同越軌者的身份,從而將犯罪人推向犯罪次文化繼續實施犯罪;後者在施以羞恥的同時保持尊重與關愛。並通過寬恕的言行消除越軌身份的儀式將犯罪人重新整合到守法公民或體面公民的社群中去,從而使其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而不再繼續犯罪。因而,重整性的羞恥對於犯罪有著很大的控制作用,應當通過提倡重整性的羞恥、反對烙印化的羞恥來降低犯罪率。
 
 

若受到霸凌的學生因擔心加害者的報復心,而不敢跟師長提出反應,那麼對人際關係(霸凌者與被霸凌者)是沒有助益的。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ent 的頭像
    Vent

    光在哪,神在那。

    V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