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提出包含機構、管理及技術三個層級的正式組織理論的學者是:
(A)泰勒(F. W. Taylor)
(B)聖吉(P. M. Senge)
(C)韋伯(M. Weber)
(D)帕森斯(T. Parsons)
C行政機關的首長是屬於帕深思(T. Parsons)社會系統中的那一個次級系統或階層?
(A)管理階層
(B)協調階層
(C)策略階層
(D)技術階層
C十二年國教108課綱新增科技領域,並強調面對二十一世紀的挑戰,朝向素養導向課程,引導我國的教育體系改革。從帕森斯(T. Parsons) 在AGIL模型中提出教育的社會化功能來看,此一改革較為偏向社會體系的哪項功能?
(A)模式的維持
(B)目標的達成
(C)調適的作用
(D)體系的統整
C 教師熟稔教育社會學的研究有助於帶班與教學,請問以下何者不是Parson(1964)所 提出導致現代社會進步的要素?
(A)民主結社
(B)法律系統
(C)科學研究
(D)科層體制
------------------------
(C)調適的作用 →修法(108課綱)領導課程
(A)民主結社→Latent pattern (?)
(B)法律系統→ integration
(C)科學研究
(D)科層體制→ goal attainment
Parsons
社會學大師
《經濟與社會》(Economy and Society, 1966[1956])AGIL模型(AGIL model)
A(適應,adaptation,系統如何適應世界,並滿足生存的物質需求,如食物等,主要指的是經濟。)
G(目標達成,goal attainment,社會的生產與領導,主要是政治)
I(整合,integration,秩序維持與穩定,法律與各種社群機制)
L(潛在的維繫模式與緊張管理,latent pattern maintenance and tension management,社會中的維繫,如文化、藝術等,提供社會化的結果,主要是學校與教會等)。
部門 | 功能 | |
adaptation | 經濟 | (金錢) 交易 |
goal attainment | 政治 | (權力) 生產與領導 |
integration | 法律 | (支配) 穩定秩序 |
latent pattern maintenance and tension management | 學校與教會 |
(價值承諾) 教育 *學校功能: 選擇、適應+照護 |
每個系統都可區分為四個格,而每一小格又可在區分為四格,一直下去。然後,每一格之間存在著溝通、影響,他稱為「普遍交換媒介」(generalized media of exchange),在A中是金錢、G中是權力、I中是影響力(支配),L則是價值承諾。
https://blog.xuite.net/tuyu/MIYU/3596401-%E6%B4%BE%E6%B7%B1%E6%80%9D%E7%9A%84AGIL%E7%B3%BB%E7%B5%B1
https://faculty.babson.edu/krollag/org_site/encyclop/parsons.html
three major levels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三個主要的組織結構 | ||
institutional system 機構 /策略/系統 A L | relate the organization | 教育局長 |
managerial system 管理 /協調 AI | mediate | 校長 |
technical system 技術 /操作 G | manufactured | workers, teachers in classrooms, scientists in labs, etc. 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