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 某位國小老師透過詞彙和上下文脈絡,引導孩童觀察短 文中語詞,並讓孩童發現三個語詞「天氣晴、眼睛、蜻 蜓」的組成字「晴、睛、蜻」擁有相同的「青」和個別 不同的「日、目、虫」,進而讓孩童認讀這些國字。請問 下列哪一個識字策略,最適合描述該位老師的教學過程?
(A)由文推詞義
(B)部件辨識
(C)擴展詞彙
(D)推論策略

---------------------------------------------------------------

1.部件辨識:包含聲旁、部首以及基本字帶字。

2.單一詞義:學習詞彙的意義,如使用字典、例句。

3.擴展詞彙:透過意義關聯的方式學習詞彙,如造詞、同義詞、反義詞、詞素覺知。

*補充「詞素覺知」:詞素是語言學上最小的意義單位,中文基本上是一個字為一個詞素(morpheme)。瞭解詞素對於整體詞可能的後設認知作用,就是詞素覺知。在研究上,最經典的例子是如果有斑紋的馬叫斑馬,那麼,有斑紋的牛會叫做什麼?答案是斑牛。在教學上,可以將同樣 的字所組成詞放到一起,讓學生知道一個詞可能的意義。例如,石雕、木雕、冰雕、沙雕…。

4.由文推詞義:由上下文蒐尋詞彙意義,推測詞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