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教學實施程度

Goodlad & Klein
決策實施
對象 Glattorn
教學實施
理想課程 政府 建議的課程
正式課程 學校 書面的課程 
知覺課程 老師 支持的課程
運作課程 課程 被教的課程
(施測的課程 )
經驗課程 學生 習得的課程

 

乙、教育視導

 

(一)同僚視導 Collegial Supervision

  • 方法:教學觀察→ 回饋→ 專業成長 
  • 特點:

無主從之分

教師是最適合的視導工作者

合作關係

(二)個人視導 Individual Supervision

Sergiovanni (1987)提出

5步驟

(1)目標設定

 

(2)目標審核

(3)目標會議

(4)評估過程

被視導者蒐集資料,進行形成性評鑑。

(5)總結評估

 

 

(三)區分化視導/分化型視導/差異化視導 Differentiated Supervision

(1)臨床視導方式:適於初任工作者 (菜鳥)

(2)合作式專業發展方式:適於有經驗與能力喜歡合作方式者 (人才場地依賴型)

(3)自我指導專業發展方式:適於有經驗與能力喜愛單獨工作者 (人才場地獨立型)

(4)行政督導方式:非初任缺乏自我視導與同僚視導的能力或意願(老廢物)

 

*Glickman的發展性視導 類似

(link Glickman的發展性視導Developmental Supervision )

 

link: 教育視導心智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